星期日, 6月 08, 2008

快到好天可以觀星了

 北部有新店的雲海國小好像很近,行星已經看太多了,這次一定要看到銀河,無論如何也要看到星團和彗星努力的研究東西方星座,終於可以等待到好天氣該是出發的時候,6月當然是夏天的夜晚,最明亮的三顆星要算是。在天琴的的織女星、天鷹座的河鼓二(俗稱牛郎星)、天鵝座的天津四,這三顆星所連成的三角形稱為夏天大三角以織女和天津四為軸,把夏季大三角翻轉就可以找到北極星了

再來要學CHANGE男主角木村拓哉 最愛北極星因為中國天文學自古將北極星附近區域分為三垣28宿, 三垣為紫微垣, 太微垣, 天市垣, 紫微星就是北極星, 古人認為北極星不動, 而所有的星都環繞它旋轉, 所以稱之為帝星 勾陳一(α UMi / 小熊座α星)是小熊座內最亮的恆星,他非常的靠近天球北極(在2006年相距僅42′),使它成為現在的北極星。其餘分為四份時,各用一動物名字來統稱,稱「四象」,它們是:

  東方蒼龍: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斗、牛、女、虛、危、室、壁;

  西方白虎:奎、婁、胃、昴、畢、觜、參;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張、翼、軫。













好像很近





























































3 安康路一段
4 碧潭大橋
5 安康路一段
6 北新路一段
7 北宜路一段
8 北宜路二段
9 北宜路三段
10 北宜路三段/十分路
11 北宜路三段/十六分路
12 北宜路三段/蕃薯寮路
13 北宜公路/蕃薯寮路
14 北宜路三段/栳寮街
15 北宜公路
16 迄點





ps1 ☆ ☆    黑  暗  物  質  現  形    ☆ ☆



     宇宙中的總質量超過我們可以看到所有恆星及星系質量總和的二十倍至二百倍,這些

隱藏看不到的東西只以一種方式暗示它的存在─重力的影響。

     當西元1979年首次發現重力透鏡以來,天文學家就非常希望能利用星系的重力透鏡效

應測量星系中全部物質的總質量,包括看得到和看不到的物質。他們認為或許大量集中的

黑暗物質可以藉由這種方式描繪出來,現在這個願望已經可利用哈伯太空望遠鏡達成。哈

伯太空望遠鏡所拍攝的星系圖影像,例如刊登在雜誌 SKY &TELESCOPE今年一月號封面的

CL 0024+1654,顯示在遙遠背後一個昏暗的藍色星系受到強烈的透鏡效應而扭曲變形。

     貝爾實驗室(Bell Laboratory)/Lucent Technologies 的天文學家Greg Kochanski

、Ian Dell'Antonio與J. Anthony Tyson三位研究者精確地製作出此特殊星系中造成透鏡

效應的質量分布圖。他們嘗試上百萬個星系團質量分布的模擬,在各種的模擬中,他們選

擇一個足以解釋背景影像受到重力扭曲變形最好的模擬。所做的密度分布圖包含代表星系

團中各別星系的強烈波峰,在某些情況下天文學家可以測量出任何星系精確的質量。

     所發現大如星系的質量都與可看見的天體有關,然而其中許多的星系四周都有廣闊形

狀如暈的黑暗物質環繞,在密度分布圖上以可看出在每個波峰底部周圍有凸起的現象,剩

下其它的星系則缺乏大形暈(halo)的構造。

     星系團中的質量絕大部份是一團巨大、瀰漫且略微橢圓的雲氣,橫越星系團中心,寬

度約百萬光年以上。這團雲氣的密度分布大致和星系團中所有恆星所發的平穩光線互相吻

合,雲氣質量占整個星系團的百分之九十,約為太陽質量的170 兆倍,但是在星系中包含

黑暗的及明亮的天體,所有的質量總和也不過是星系團總質量的百分之十而已。

     我們對於宇宙觀點本是偏向那些在黑暗中發光的事物上,但是這個嶄新的技術將我們

從這個限制中釋放出來,或許可以排除一些黑暗物質的候選人,因為不同的黑暗物質候選

人在宇宙的早期經重力作用後,聚合的情形差異相當大。(譯自SKY & TELESCOPE July,

1997)



  ┌────────────────────────────────────┐

  │天文名詞解釋                                                            │

  │重力透鏡效應:依據廣義相對論而言,光線經過天體會因受到重力影響而彎曲。若│

  │              遙遠的星體與地球之間有大質量的物質存在,星體的光線經過時會│

  │              產生彎曲,類似光線經過透鏡聚焦的情形,因此會觀測到圓弧狀的│

  │              天體或是雙重甚至多重影像。重力透鏡效應可用來計算黑暗物質的│

  │              分布情形。                                                │

  └────────────────────────────────────┘

 2008春季日劇《CHANGE》──日版馬英九的困局

堅持用這個標題,是因為「表面」上,台灣新總統及這位日本最年輕首相都有共通點:希望給人耳目一新CHANGE的感覺,但有人會覺得他們只是「虛有其表」,而他們處理事情的手法上,亦有被詬病的地方。



正正刺中《CHANGE》的最大問題,便是「刻意淡化政治的嚴肅混亂」,結果變成「兒戲」及「張力不足」,引自香港近期兩篇報紙副刊的文章,罕有評論仍在日本放送的劇集。(不是說要低調嘛…?)所以說政治豈能熱血?當中複雜性當作連續劇的娛樂可以嗎?所以由公佈消息後,難怪日本傳媒普遍不看好,期待度亦不高,現在的收視率有幾多是靠「木村拓哉」撐來的呢?(雖則這一集破20%應該是因為世界杯外圍賽及中田英壽,搶走部分屬於《CHANGE》的收視群,而沒有增補!)


正如第4話中,為了水母,首相願意犧牲睡眠時間,只為肯定政府有錯不應再上訴,甚至願意賠償13億?當然劇集仍然走諷刺風,文件盡是艱深用語,又或者是官僚作風。政治始終只是《CHANGE》的包裝,其實仍然是《HERO》路線──熱血的體制外之人如何「改變」僵化了的制度。



這類戲碼,如果是醫院、大公司,甚至任何老化的機構,觀眾都會看得很有同感,但講政壇的話,大家就覺得兒戲。正如同樣呈現角力鬥爭的辦公室「政治」,舞台可以選擇在《大奧》的古代宮闈,又或者是返回《華麗一族》七十年代的銀行合併,甚至是《白色巨塔》、《醫龍》的醫院,任何地方的人性「政治」的都會好看,就是當回歸真正屬於「政治」的舞台──政界,暫時的日劇始終搔不著癢處。


美國反而能出《白宮風雲》,英國好像也有像樣的政治劇集,是不是是亞洲人不懂「拍」政治?據聞韓國也在開拍第一位女總統的電視劇《大人物》,不知播了沒有?收視口碑如何?但從李英愛推了此劇,可見現代政治戲很難吸引。



但《CHANGE》仍令人看得熱血沸騰,因為大家都盼望有事必躬親的領導人,對抗日益僵人,叫人惱火的舊體制勢力。朝倉啟太三個月後肯定會辭職,但他的蠻勁熱血,與人民的約定究竟可以感動多少人?或者應該說,是「如何」感動得不「太傻」「太天真」?編劇請加油!


雖然要搬到首相府,但因為首相要出逃(實在太爆笑──因為太低B!),所以回到Share House四人組依然火花四濺,遺憾阿部寬的韮澤勝利變了首相特派員,搞鬼多於一切,期待他以後會有更亮眼的表現!



另一個遺憾是頭三話的「大魔王」神林,這集氣勢弱了很多,那麼快就被熱血首相牽著鼻子走?太快意滿志得便失去了「鬥爭」的意義,老謀深算的戲其實很難寫…(看《銀樓金粉》如何浪費秦沛就知道了…這是題外話),三大長老與神林的鬥爭也似乎太簡單,小野田看著朝倉的傻勁,有多少是被感動,又有多少是「等睇好戲」?!


這一集主要Change的是美山理香。縱使跟了神林多年,但財務省出身的她不脫「長幼輩份」的習慣,面對下屬是自己的前輩,繼續誠惶誠恐,甚至反過來責備首相(回到第2話了…)。


只是被韮澤喝斥(?),又眼見朝倉的鍥而不捨,美山開始有點觸動。雖然她一直像褓姆般照顧朝倉(及外甥韮澤和姪女小光?!),不過她應該從這位平民總理看到自己的堅持。其實第3話已經察覺到他的能力超乎自己想像,最後才敢於在前財務省前輩及一眾秘書高呼「我才是首席秘書官」!


看到奧巴馬宣佈出線,「CHANGE」的旗幟特別耀眼,希望這股氣勢也能夠刺激日本的收視率,畢竟如果最終能夠保持20%或更高,對日劇政治戲應該有更大的鼓舞!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