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1月 27, 2008

靈鳶山-心道法師談環保

靈鳶山環境很好三面都可以看到海,心道法師人很和藹可親,沒有甚麼架子,沒有脾氣,他們師徒處的很融洽,


徒弟很自然快樂,對環保也很觀心,站長照片左方與心道法師對談如何宗教投入環保拯救地球.




靈鷲山開山和尚-上心下道法師出生於一九四八年,祖籍雲南,法師十三歲(一九六一年)隨孤軍撤到台灣,十五歲(一九六三年)第一次聽到「觀世音菩薩」聖號 時,激動不已,自此開啟學佛志心,發願茹素修道,並在雙臂及肚皮刺上「悟性報觀音」、「吾不成佛誓不休」、「真如度眾生」等字;並於二十五歲(一九七三 年)剃渡出家,行腳歷十幾年,其間二十六歲(一九七四年)台北外雙溪蘭花房苦行僧;二十七歲(一九七五年)宜蘭礁溪圓明寺修行;二十八歲(一九七六年)因 圓明寺倒塌,轉至礁溪莿仔崙骨塔授記;二十九歲(一九七七年)遷至員山周舉人古堡等地體驗世間最幽隱不堪的「塚間修」;一九八0年開始長期的斷食修行;於 一九八四年到福隆山上的「法華洞」斷食修行兩年多,出關後,則開山創建「靈鷲山無生道場」,展開弘法度生的佛行事業,也是世界宗教博物館(創立於二00一 年)及愛和平地球家(創立於二00二年)的創辦人。





心道法師,1948年生於緬甸,祖籍雲南,俗家名楊小生。戰亂的滇緬邊境,四 歲父親遇害,母親攜妹離散,隨姨丈開始長年流浪。九歲,為減輕家計而加入游擊隊,隨軍出入烽火,目睹人世的流離動盪。生死的難解疑惑,與一日目睹阿羅漢飛 越潭面的聖跡,即形成早年最深刻難名的生命戳記。



13歲,隨軍撤退來台,始正式就學。抱持少年真誠純摰的好奇與熱情,對安定的社會、開放的環境、健全的寄居家庭、乃至整個生命的存在意義,開始更深刻且多元的觀照與思維。而開發中的台灣社會,也為充滿求知欲的少年,展現了更豐富的可能面向。



15歲,接觸一貫道等信仰。初聞觀音菩薩聖號,感動不已,於軍中開始茹素,志無退屈。16 歲自於臂腹刺青「悟性報觀音、吾不成佛誓不休」、「真如度眾生」,憶持修道利生的初心悲願。



20歲退伍,經歷多種行業,切身體驗社會基層生活實況,於生活百態中歷練與一再轉換角色扮演,於變幻的世界中去參悟佛所說的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期間,感違離本願日遠,劇苦難名!



25歲,正式於佛光山剃度出家,入叢林大學就讀。未久,即傾心祖德苦行操履,日夜常自禪坐,並法雲寺受戒時,得受默照禪心法,後即告假專志禪修。



26 歲,於外雙溪開始獨修,面對孤寂,每日禪修二十小時,日中一食、夜不倒單。次年,移錫宜蘭圓明寺古廟、礁溪靈骨塔,修持塚間頭陀苦行,主修禪定攝持;蛇虫 環繞、靈塔門戶自開,乃至塋塚遍野、鬼魂號泣、撼樓動地;澈感輪迴苦趣、生死無常,身心妄相層層剝落,故日後更靈骨塔名為「啊靈山禪院」,立大悲誓願,度 脫三惡道眾生。



31歲,至員山龍潭造如幻山房,夜就墓地禪坐,每日十八小時以上。以訪道者漸多,體悟禪定無法了脫因緣苦惱,決志參究生死迷惑。



34歲,開始斷食,輔以辟穀法。為離塵絕俗,移員山古堡廢墟,繼續禪修六個月,明悟本心。



35歲,遷至福隆荖蘭山,繼續斷食閉關;後因來眾日多,興立靈鷲山無生道場。時年中秋,至弟子所闢之法華洞閉關,默照宇宙萬法之緣起,前後長達兩年。



1984年,36歲,以禪門心法為體,秉持「工作即是修行,生活即是福田」的現代生活禪理念,教育日漸增多的僧俗弟子。在僧團教育方面,除日常實修教育之外,還邀請三乘宗師與成就者來山傳授;為使明瞭社會現況、時代趨勢,並延攬世學學者專家,分享學習心得。



出 關後,法師面對日益眾多的問道者,於諸多提問中見到現代多元社會所帶來的困惑、科技發展的強大效應、全球化的趨勢、人類對信仰的模糊,且深切感受到宗教極 可能持續成為戰爭的主要藉口,相信唯有宗教間的和平方能使世人免於征戰之苦,而為消彌宗教對立與促成宗教和平,則需借教育之助,提供人們廣泛的宗教知識。



1989 年,41歲,法師宣佈籌建「世界宗教博物館」,以華嚴法界為志,推展世界和平理念。隨後又創設「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推廣社會文教工作。1990年, 成立「靈鷲山護法會」,展開全省弘化教育活動,除護持善信實踐佛法教育,更廣範匯聚社會各界的愛心,參與投入籌建世界宗教博物館;為奠定宗教文化研究的深 化基礎,並創設「國際佛學研究中心」, 1991年首辦「兩岸宗教與文化交流」研討會,促進兩岸文教的互動交流。



社會弘化方面,自 1993年起,每年定期舉辦「水陸空大法會」,並以新世紀的時代認知、弘法媒介,將佛法的智慧傳承,延展為新世紀全方位的生命教育觀點與生活修行體驗,以 啟發當代佛教教化弘傳的新契機。而於教團佛法教育方面,以菩薩道之利生成佛為宗旨,以「一念善心」、「生命服務生命,生命奉獻生命」為理念,引領護法善 信。



2001年11月9日,全球首座世界宗教博物館於永和開幕,多位來自全球的宗教領袖與各方代表與會,並將此日訂為「世界宗教和諧日」。



2002年,開始籌畫「世界宗教大學」,延續與落實宗教教育,以復興那爛陀大學精神為志,提供一個各宗教在此對話與交流的平台,期使各界人士與諸方信眾皆可於此獲得更深一步與更廣泛的宗教知識,為世界和平做一分貢獻。

沒有留言: